蘇建輝,1989年生,山東聊城人,身姿筆挺、沉穩(wěn)干練,事事通透,為人豁達,公司同事稱他“老蘇”。2017年進入膠東,蘇建輝接連出色地解決了天安數(shù)碼城結算、綠地海外灘結算等多個比較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在推進結算進程、提高談判效率、破解“索賠難”、業(yè)務開拓、項目管理等方面,蘇建輝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是名副其實的復合型人才。2020年被任命為膠東分公司項管中心負責人,其突出的專業(yè)技能、履約能力、溝通效率,贏得了公司、甲方及項目部同事的高度認可。2020年被評為天津公司優(yōu)秀員工,2021年獲集團優(yōu)秀員工。
從機緣巧合到“專業(yè)聚焦”
蘇建輝的入行源于他大二暑假做保安的一段經(jīng)歷?!拔覐男”容^喜歡與人打交道,進入建筑這一行也是機緣巧合,大二暑假那一年打工做保安,有緣結識了一個建筑企業(yè)的老板,見我比較勤快,辦事比較利索,便介紹到他企業(yè)做施工員,最初的崗位是測量員,平時測量放線,下班之后我就找各個崗位的同事聊天,做了半年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還是比較適合預算崗位的,但那時候預算崗是不招實習生的,我便通過爭取,毛遂自薦,因為答應零報酬實習,才得到了學預算的機會?!?/p>
蘇建輝說自己是個方向感很強的人,也正因這一點,他設定的目標必須完成。
都說預算崗位是一個出師比較慢的崗位。這對蘇建輝也不例外,從預算員到商務經(jīng)理他用了六年的時間。六年的時間里他干過房建、公建(超高層)、市政、裝修,可以說建筑行業(yè)所有不同層面的商務工作都接觸過,時間從不辜負努力,蘇建輝也因此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專業(yè)基礎。
在帶徒弟方面,他有著自己的師傅經(jīng)。古語說,徒想自立,師諾授密,古時當師父的人,帶徒弟時總會暗地里留個絕招護身或者以備不時之需。蘇建輝對此卻不以為然,“我一直覺得所有的關系都是雙向奔赴的,在你把工作經(jīng)驗分享給別人的同時,也在分享自己的一個觀念跟思維,只要你有能力把這種觀念和思維有效地傳遞給他人,讓他能延續(xù)你的觀念和思維,其實是他人對你想法的付諸行動。這樣既有利于伙伴高效完成工作,有利于團隊高效完成工作,最終實現(xiàn)高效的管理。”這也是蘇建輝一切以公司利益為出發(fā)點的具體體現(xiàn)。
專業(yè)管理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天安數(shù)碼城項目結算是蘇建輝進入中天遇到的第一個比較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由于項目經(jīng)理經(jīng)營不善,管理團隊提前撤場,在沒有任何資料、沒有任何對接人的情況下,蘇建輝極盡所能,將一個個難點揉碎了掰開,協(xié)調甲方工程師查資料,現(xiàn)場盤點實際工程建設情況,最終與各方經(jīng)過多輪談判,終于完成結算。
2020年被任命為項管中心負責人,短短的三年時間便得到了公司的認可,談及原因,膠東分公司經(jīng)理助理徐琴貞這樣講:“老蘇是一個進取型的人,善于復盤,遇到阻礙會想方設法并全力以赴,尤其是外圍關系的建立與維護方面,很有一套。他不僅能站在公司的角度為公司爭取最大化利益,也能適時地為甲方考慮,無論是甲方的項目總還是基層崗位,蘇建輝都將關系維護的很好,這是他能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p>
龍湖華潤城是膠東分公司承接的第一個直營項目,作為項管分中心負責人,蘇建輝在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合作大客戶,第一次遇到進度節(jié)點頻繁變動,第一次遇到竣前專家組聯(lián)合檢查等等,“問題接踵而來,只能邊學習、邊消化、邊推進。”蘇建輝說,這就要求項目管理者具備高效學習能力,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填補經(jīng)驗盲區(qū),“碰到什么學什么?!?/p>
當下經(jīng)濟下行,房地產(chǎn)市場持續(xù)低迷的情況下,工期緊張、節(jié)點頻繁變動,還不是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唯一難點,工程款回收、索賠才是最后最難的考驗。然而,蘇建輝卻交出了不一樣的答卷。
“他商務洽談的技巧性很高,結算時,別的項目對有些問題經(jīng)常會胡攪蠻纏,而他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總能說得頭頭是道,能有的放矢,抓大放小,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到。”甲方成本經(jīng)理無奈中透露著贊許。
這主要得益于蘇建輝在整個經(jīng)營過程中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控非常細致,索賠資料準備非常充分,他會從技術的角度、生產(chǎn)的角度去看商務,深挖細節(jié),找尋依據(jù)與落腳點,這與他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較強的商務談判能力是分不開的。
未來已來 唯變不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人常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這里的“準備”,除了實力上的積累外,更重要的是一種不計個人得失、全力奔赴的心態(tài)和行為。蘇建輝用他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屬于他自己的人生哲學,他說,面對糾紛,我們不能一味地抱怨別人侵犯了我們的利益,而應反思我們是否為維護對方的利益做了些什么。
說到專業(yè),蘇建輝說,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因為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如建筑材料及設備成本的增加,疫情的不可控、國家政策的變動等等,只有做到不斷學習、做足準備工作、在細微中找差距,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確保收益的實現(xiàn)。
蘇建輝就是這樣一個坦誠的人,不畏浮云遮望眼。當被問及有何心愿時,他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確保項目賺錢。談及未來,蘇建輝躊躇滿志,“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面對困難積極應對,你的人生便會充滿驚喜,充滿更多的可能性,收獲更多精彩。”